虹越“黑五”:输出园艺理念

2018年12月13日 16:50 佚名
11月23日至25日,由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一手打造的“黑五园艺狂欢节”实现销售四连增,较去年同期总交易额增长52%。“黑五”连年捷报,一方面反映了家庭园艺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张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虹越在“造节”操作上日渐成熟。“黑五”输出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园艺消费理念。
 
“数”说“黑五”

  虹越官方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“黑五”首日凌晨,开场9分钟虹越APP销售额破百万元,第65分钟,线上订单超过1万单,到首日上午九点半,APP销售额已超过去年“黑五”三天线上销售总额,最终线上销售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1%。
  线上销售的主力仍是江浙沪包邮区,但非包邮区的强力拓展无疑是此次线上市场“引爆点”之一。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云商网店总监曹青丹介绍说,从全国范围来看,几个核心经济带比如珠三角、北京及周边地区、中部武汉和长沙、西南的重庆和成都等区域的园艺消费也越来越旺盛,而虹越作为园艺品牌对这些城市还是新面孔,所以以线上app团队为主在2018年重点做了线下城市的地推活动,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域微信圈把花友连接起来,既创造了一个虹越链接花友平台,也是花友互相交流的平台。从“黑五”开始前一个月,广东福建华南群、北京天津群、四川重庆群等等都异常活跃,11月9日利用微信百群同步做的“黑五”说明会,净参与粉丝数达2万余人。
  虽然线上销售增幅耀眼,但“黑五”的“大头”仍然是线下销售。线下门店销售额占据总销售额的65%,较去年同期占比有所下滑,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%。今年海宁金筑园店依旧是线下销售“冠军”,浦东宣桥店和杭州龙坞店紧随其后。
  影响线下销售额的因素,一个是区位,一个是团购。例如排名第一的金筑园店位于虹越总部,位置离市区相对较远,成交销售额中团购订单的比例高;而此次新店里面增长最快的杭州龙坞店,位于花友消费能力强的杭州城西板块,“吃土屯肥买植物”哪样都不少,第二次参加“黑五”就成功进入前三甲,销售成交额同比增长65%。
  今年“黑五”,虹越总销售商品683138件,较去年同期增加21.59%。浙江、江苏、上海仍是销售主力区域,其中浙江“阳台党”聚集,江苏花友最爱买盆器。广东、四川、北京则是电商销售覆盖区,西藏、内蒙古、黑龙江等区域订单增幅也很大。
 
输出园艺理念虹越

  “黑五”已连续四年实现增长,对此曹青丹概括为“主动引导+多年积累”的结果。
  首先,引导关注。“黑五”不是个“自娱自乐”的活动,需要花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。在吸引大众关注时,今年虹越启用了第三方合作模式,利用当红自媒体渠道,把今日头条、抖音、直播等作为接触新客户、扩大影响力的方式,并借助微信说明会等进行大范围、高精度传播;而线下则针对每个门店所在区域的消费习惯和信息接收习惯,利用地推单页派发、小车广告、小区电梯广告、公交站广告等不同形式的传播动作扩大影响。
  其次,引导消费。根据消费理念的变化,虹越每一年的“黑五”销售策略也在发生变化。例如,去年花园是花友间的热门话题,因此热门的花园植物‘龙沙宝石’就成了“自带流量”的产品,而花园用的堆肥箱也一跃成为“黑五”最畅销的产品之一,今年随着线上线下影响力的扩散,再加上更接近大众营销工具的使用,虹越今年“黑五”的引导重点之一即是消费群体更广泛的室内植物,主动营销迷你玫瑰、仙客来等,以曝光量转化为销售量,这样在与生产商进行合作推广中有了更强的前瞻性,可以提前委托订单生产。
  最后,引导理念。曹青丹介绍说,从第一届“黑五”大家都不太接受,“土还要买?”“外面去挖一点不就好了?”到今年第四届“黑五”,介质土成为综合销售排名第一,虹越成功把“介质”理念输出给了消费者。市场培育并非朝夕之功,理念培育和引导则耗时更长,而随着国内家庭园艺市场的不断发展,培育园艺理念是未来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。现在虹越培育园艺理念一方面从产品出发,如虹越“花彩师”专业种植介质、今年断货王意大利“帝罗马”盆器等,从品质和品牌上打动消费者;另一方面则从整体设计和园艺氛围上着手,满足服务型消费,如“阳台花园卡”让行业视角从花园转向更大众的阳台,从视觉、空间设计及休闲生活方式打造方面引导消费者,“园丁学院”的培训课程、教学精英卡等让消费者的园艺生活更“专业”。
  曹青丹认为,虹越多年的品牌积累给了“黑五”不断打破记录的基础,而“真材实料”的五折优惠让大家乐于把这样的福利口口相传。
  经过四年的实践,现在虹越在“黑五”的备货、物流、运营等方面越来越成熟,他们希望园艺理念不仅在消费者头脑中扎根,也应在园艺产业链中扎根,有更多的从业者能参与进来,在丰富品种、提升品质、产业链联动方面有合作,共同推进家庭园艺市场良性发展。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凡注明“来源: 花木苗木网(HuamuMiaomu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数据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本站所有,任何企业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。凡经本网协议授权,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本网转载的稿件,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,如有版权问题(提供相关证明)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。